太康: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
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洪濤
日前,記者在位于太康縣清集鎮衣西村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現場看到,工作人員正在加緊施工,一臺臺大型機械設備發出隆隆轟鳴聲,一派繁忙景象,而在一旁的氣象觀測站內,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氣象觀測設施?!拔覀冋谧プ‘斍笆┕さ年P鍵期,增加作業人員和設備,爭取早日完成建設任務?!爆F場施工人員介紹。
與此同時,在太康縣符草樓鎮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綠油油的麥田里,大型灌溉設備正在給麥苗澆水,現場卻沒有人值守,實現了灌溉的方便、快捷和“無人化”。
去年以來,太康縣把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作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、市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,打好基礎、創出特色,全力以赴加以推進,努力擔當起超級產糧大縣的政治責任。
立足“實”,強化機制建設。該縣成立以縣委書記、縣長為“雙組長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,堅持“二分之一”工作法,縣主要領導一周一觀摩,分管縣領導一天一督導,縣農業農村局、農投公司牽總負責,相關部門全力配合,屬地鄉鎮蹲點服務。制定《太康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獎懲辦法》,成立5個暗訪督導組,一天一匯總,一天一通報,對當天任務未完成的施工單位責令其限期整改到位。
立足“嚴”,強化質量控制。該縣通過進村入戶、現場調研、考察評估等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,及時完善項目規劃設計,著力打造精品農業片區,以點帶面,整體提升全縣農業發展水平。在施工建設方面,每村推舉10名村民代表全程監督施工質量,協調施工環境;縣農業農村局、農投公司組織50名項目管理人員開展督導巡查,確保工程質量。在質量保障方面,對大型噴灌設備、管材等采取進場報驗制,所有材料進場采用抽檢送檢方式把控材料質量。按照項目倒排工期表、時間路線圖,由縣農業農村局、農投公司、監理實行項目履約保證、違約追究制度,實行工程全天候、全方位監管。
立足“智”,強化科技引領。該縣加快推進“智慧糧田”運管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建設,構建未來太康農業大腦信息底座。加快5G、物聯網、云平臺等信息技術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中的應用,推進“一張圖、一中心、四平臺”為主要內容的智慧農田建設。規劃建設2000畝無人農場,實現耕種收的全過程“無人化”。
